• 校友服务
  • 书记校长信箱
  • 蔚园心声
  • 返回旧版
  •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大学文化
      • 大学文化
      • 形象宣传片
      • 校园风光
  • 机构设置
    • 管理机构
      • 党群机构
      • 行政机构
      • 直属机构
    • 教学机构
      • 教学院部
    • 科研机构
      • 科研机构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成人教育
  • 师资队伍
    • 师资建设
    • 师德建设
    •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项目管理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本科招生
    • 成教招生
    • 就业创业
  • 校园服务
    • 校历查询
    • 作息时间
    • 电子邮箱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学工系统
    • 网络服务
    • VPN服务
    • 图书资料
    • 网上缴费平台
    • 易班网
    • 教务系统
    • 校友服务
  • 信息公开

蔚园要闻

  • 蔚园要闻
  • 人物风采
  • 媒体蔚园
当前位置:首页  蔚园要闻  蔚园要闻
  • 2023.06.17
    我校召开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工作布置会
    6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工作布置会。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张勇主持。郑朝贵指出,师德师风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教职工要深刻认识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就本次师德集中学习教育,郑朝贵强调,一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突出重点,做好统筹结合,推深做实师德集中学习教育的六个专项行动,确保取得工作实效;三强化督导检查,固化整治成效,推动以查促改,全面排查师德违规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会上,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对我校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工作落实具体要求。
  • 2023.06.16
    【聚焦审核评估】我校召开六月份教学工作例会
    6月16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一楼圆桌会议室召开六月份教学工作例会,副校长王春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团委负责人、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蔡华主持会议。王春指出,要把主题教育和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要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就近期教学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梳理专业建设长远发展目标,用系统思维去设计建设方案,全面统筹资源,分工协作;二是大力推动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结合预评估专家反馈意见,推动各项整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纲领文件,要统一思想认识,对照标准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四是加大基础教学条件保障,要精心谋划,精准编制,快速响应。他希望,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教学秩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尽快推进和落实示范案例编写、教学大纲编制、专业认证和“互联网+”大赛等各项重点工作。会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就分管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和部署。蔡华就近期教学重点工作进一步强调。他指出,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突破,要持
  • 2023.06.16
    校领导与2023届毕业生共叙友谊共话离情
    2023届毕业生毕业在即。6月14日下午,我校举办“我与校长有个约”主题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朝贵寄语毕业生“风好正是扬帆时·青春奋斗向未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副校长王春等与来自十四个二级学院的32名2023届毕业生代表相聚一堂,共叙师生之谊,共话离别之情。学生处处长郝德新主持会议。与会师生首先一同观看了《再见·蔚园》毕业视频。毕业生代表积极发言,畅谈滁院故事、分享成长历程、描绘青春梦想,大家言辞朴实简单,但字里行间体现了对母校深深的热爱、对老师浓浓的谢意、对同窗真诚的祝福。数载求学路,一生蔚园情!大家表示,在离别之际,将以实际行动为母校留下完美印象、为学弟学妹留下学习榜样、为自己留下美好回忆,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母校再添一笔美丽的色彩。吴开华对同学们顺利毕业即将踏上新征程表示祝贺,希望大家离校后常关心母校、关注母校、推介母校、贡献母校。王春寄语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或求学生涯中,要志存高远,奋力拼搏,让优秀成为习惯,践行工匠精神,做新时代弄潮儿。郑朝贵校长对同学们在学校四年期间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代表学校感谢同学给母校提出的宝贵意见
  • 2023.06.16
    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6月14日晚,我校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在会峰校区水上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团委负责人以及校级立项团队成员代表等四百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活动中,吴开华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课,也是一次了解社情民意的社会实践课。在学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要求,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展现青春作为。他希望同学们要在实践中自找“立德之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紧跟党走;要在实践中自找“求知之苦”,进一步练就过硬本领,提升综合能力素质;要在实践中自找“实干之苦”,进一步磨练坚强意志,积极投身基层建设;要在实践中自找“奋斗之苦
  • 2023.06.16
    淮阴工学院来校调研交流
    6月14日下午,淮阴工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毕明福,党委副书记张勇,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邢存海,校办公室、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会。毕明福对孙爱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从办学历程、区位优势、办学特色、发展成就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情况。他表示,淮阴工学院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近年来秉承“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淮工精神,全力推进“淮工振兴”,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他希望,今后两校继续深化交流、相互借鉴,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孙爱武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来校调研的目的和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滁州学院坚定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强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他对我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等的做法和成效表示称赞,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两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双方围绕党建工作、内涵发展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后,孙爱
  • 2023.06.16
    校领导与企业对接交流拓展就业岗位
    6月14日,食品学院举办访企拓岗促就业对接交流会。副校长王春出席,食品学院党政负责人及滁州市14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食品学院院长朱双杰主持。会上,王春对各企业负责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企业在学生培养、教师挂职、科学研究、工程认证等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参会企业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效和发展成果。他要求,食品学院要“走出去,请进来”“建基地,拓渠道”,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拓展并做好就业岗位的对接;调研好企业用人需求和专业培养规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好服务地方企业的定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朱双杰介绍了食品学院办学历程、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成效;参会企业负责人就公司情况、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及本科生人才需求等进行了交流。举办此次访企拓岗对接交流会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举措之一,不仅为学生开拓争取了更多就业岗位,也为学院更加精准地把握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讯员:陈志宏 初审:孙星)
  • 2023.06.16
    校领导出席访企拓岗促就业座谈会
    为加强进一步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6月15日,外国语学院邀请合肥轩昂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安徽鼎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负责人来校参加访企拓岗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桂林应邀出席座谈会,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琳、党委副书记何丹丹、学院实习、就业工作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参加座谈。陈桂林对与会企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交换意见。陈桂林表示要以访企拓岗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产科教合作新模式,强化人才交流互动;要精准对接企业招聘需求,助力企业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同时,他希望外国语学院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琳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与会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发展规划、用人需求、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在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完善校企长期合作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交流。近期以来,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同时,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开展宣讲招聘,带领毕业生
  • 2023.06.16
    我校研究部署期末学生工作
    6月15日上午,我校召开6月份学生工作例会,研究部署期末学生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主持会议,学生处、财务处、安保处、后勤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学生处布置了毕业生文明离校、期末考风考纪教育、期末和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等工作。财务处、安保处、后勤处、校团委等部门分别就学生学费缴纳、反诈防骗、公寓管理、社团指导教师考核等作了通报和安排,各二级学院就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吴开华要求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职责分工,抓实抓细期末和暑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沉入一线深入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要优化服务保障,做好学生期末离校和暑期留校学习生活条件保障工作;要强化安全兜底,坚持以生为本,开展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筑牢校园安全底线;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营造诚信考试氛围,做好反诈防骗工作,维护学生财产利益,要加强防溺水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吴开华希望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学校要求部署,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教育教学平稳有序,以良好的作
  • 2023.06.15
    《滁州学院校史(2011-2021)》出版
    近日,全面反映学校接续奋斗发展历程、办学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滁州学院校史(2011-2021)》,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滁州学院校史(2011-2021)》全书近56.2万字,以传承滁州学院文化,宏扬滁州学院精神为宗旨,承续《滁州学院校史资料汇编(1950-2010)》,以2011-2021年滁州学院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重要事件、重点工作为主,突出历史演进,沿着历史脉络编写而成。校史在篇章结构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全书共九章:党的领导和内部治理、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人事人才工作、学生工作、开放办学、文明创建和大学文化建设、资源保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此外,绪论部分为滁州学院70年校史述略,附录包括二级学院发展概况、2011年以来大事记等9种。全书力图真实完整地展现十余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滁州学院校史(2011-2021)》是在学校党委和校史编纂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老领导、各部门、各学院、离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和支持校史编写工作,成立了校史编纂委员
  • 2023.06.15
    毕明福出席琅琊区首届电商直播人才大赛开幕式
    6月13日上午,由我校与琅琊区委、区政府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琅琊区委人才办承办的“琳琅好物·直播琅琊”——琅琊区首届“青琅杯”电商直播人才大赛开幕仪式在悦达889文化商业街区顺利举行。校党委书记毕明福,滁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文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飏,琅琊区委书记焦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政出席了开幕式。毕明福在开幕式上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程和取得成果。他表示,长期以来,我校与琅琊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结下了深厚友谊,有力促进了双方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22年,双方牵手全面合作,开启了区校共赢发展新篇章。本次大赛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为参赛选手提供了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加快打造琅琊区电商直播人才聚集高地。焦艳代表区委、区政府致欢迎词,市委组织部周文芳宣布电商直播人才大赛启动。开幕式后,毕明福先后参观了琅琊数字经济产业园、电商达人直播现场、金鹏琅琊玖玖广场、长三角满天星(琅琊)人才驿站、琅琊城市记忆馆,并为长三角满天星(琅琊)人才驿站揭牌。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琦,琅琊区委副书记程晨,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朱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魏凯,企业家代
  • 2023.06.15
    【聚焦审核评估】我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6月13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一楼圆桌会议室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专家组组长东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邱高,专家组成员材料教指委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耿林,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助理、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韩宇,南昌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学督导与评估办公室主任蔡丹,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张新民,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黄文祥,安徽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学俊,我校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级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邱高主持。邱高介绍了本次预评估工作总体情况。自5月23日学校审核评估预评估工作启动会以来,11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本着聚焦核查重点问题、深度挖掘学校特色亮点、全面考察、有所侧重、增强评估效能的工作原则,通过线上调阅资料、访谈座谈、听课看课等方式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入考察。在线上评估的基础上,专家组7名专家于6月12日-13日紧扣“问题清单”求证需要,开展了为期2天的入校评估。邱高代表专家组进行了整体反馈,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对照审核评估指标要求,按照“以评促
  • 2023.06.15
    【聚焦审核评估】机电学院:“三全”“三早”“三精准”,全方位落实落细毕业生就业工作
    近年来,机电学院一直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学院工作突出位置,多重发力,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位居学校前列。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37%,21人入伍,15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截止目前,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1.91%,春季入伍8人,11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程推进,确保就业工作稳中求进。学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讨和推进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开展访企拓岗,邀请优质用人单位、校友企业进校招聘;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分年级建立多元化就业指导体系。学院建立并完善就业“包联”制度,主抓三支队伍,一是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包联本班级,发挥一线“指挥员”作用;二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包联毕业设计小组学生,发挥一线“技术员”作用,并将帮扶成效纳入学院公共服务考核指标体系;三是班级骨干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包联一个宿舍,发挥一线“协调员”作用。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家校联动,主动联系就业困难学生家长,找准就业困难深层次原因,以家校合力促就业。学院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就
  • 2023.06.14
    【主题教育】抓实“四个环节”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这调研那调研,不解决问题都是白调研。衡量调查研究成效,不光要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更要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得怎么样、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学校严格中央、省委及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调查研究的相关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抓实“理论学习”“课题制定”“调研程序”“督查督办”四个环节,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学习,提升转化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站位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前提。学校党委将开展调查研究列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及读书班的重要内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5次进行集中学习研讨,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领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开展好调查研究工作打下思想基础。定准课题,夯实转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选题对成果转化很重要,是实现成果转化的基础。6位校领导每人牵头1个课题调研、针对1个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103名中层领导人员
  • 2023.06.14
    我校在滁州市2022年度网络征集活动中喜获佳绩
    近日,滁州市2022年度网络公益项目(人物)、网上群众路线账号、百名好网名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音乐学院“艺心战疫”公益创作行动获评十大网络公益项目,李云飞获评十大网络公益人物,王诗根、陈沭文、张悦获评百名好网民。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建设,大力构建网络与新媒体矩阵。官方“两微两号”总粉丝量25.5万+,实现师生全覆盖。新媒体联盟积极加强校内各新媒体平台的聚合管理与协同运转,推动联盟成员单位之间有效联动与聚合传播。校园网络文化节引导广大师生踊跃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充分展现了蔚园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风貌。本次活动由滁州市委网信办主办,旨在弘扬网络公益正能量,打造滁州市网络公益特色品牌。活动自今年2月份启动,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组织师生积极申报并遴选优秀项目上报。(稿源单位审核:马报 责任编辑:张晶晶)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55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0/183 跳转到 

会峰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号

邮编:239000

琅琊校区

校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

邮编:239000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 | 皖ICP备11015759号 | 皖公网安备 3411000200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