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滁州学院委员会滁州学院2022年工作要点

文章索引号: 486090535-202210-07001  

文章作者:校办公室时间:2022-10-06浏览:925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一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实施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年行动计划决战年。

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部署要求,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紧扣上水平发展主题,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聚力改作风、抢先机、高质量、走前列,聚效“创硕”和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总负责:陈润、郑朝贵)

1.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若干规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深化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工作举措任务清单。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牵头领导:张勇、谭中元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2.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持久、及时跟进、联系实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出台《中共滁州学院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四史”教育。加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牵头领导:张勇、吴开华、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学工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技处、校团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拉高标杆、求真务实,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落实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全校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做实做细干部管理监督。落实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持续开展“双提”行动。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高层次人才等读书班和蔚园管理系列论坛。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做好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换届工作。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突出“引育管用”,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牵头领导:张勇、李庆宏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4.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深入学习贯彻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第26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学校党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高质量通过省委教育工委验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意见》,确保政策要求落地见效。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和党建“领航”计划,落实基层党建提质创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开展争先创建工作。深化院系党组织作用发挥工程。打造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升级版”,统筹推进教师党支部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双争”活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方案,扎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构建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双融双促”机制,探索“党建+”模式,创新“双融合”载体,建立“双促进”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牵头领导:张勇、吴开华、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5.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学校2022年党的建设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深化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制度机制。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和监督。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编制实施学校党委2022年-2026年巡察工作规划,扎实开展首轮常规巡察。加强廉洁文化教育。

牵头领导:谭中元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党委巡察办公室,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6.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制定和落实学校党委贯彻省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实施方案。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落实文风会风有关规定,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加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统筹力度。建立健全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加大学校党政决策和重点任务督查督办力度,持续加强重点工作专项推进,建立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排名通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抓实见效。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和落实年度“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清单,切实办好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兑现、改善教职工活动场所等实事。

牵头领导:张勇、谭中元、李庆宏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人事处、校工会,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7.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保持“零状态”。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化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深入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落实学校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强化保密宣传教育。构建“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加大内外宣传力度,强化重大主题和重点工作宣传,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

牵头领导:张勇、吴开华、陈桂林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保卫部(安全保卫处)、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部门、离退休工作处、校关工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二、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总负责:陈润、郑朝贵)

8.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启动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制订和落实学校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清单。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用好学校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成果,打造有影响力工作品牌,建立长效机制。深化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思政课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建设,成立校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名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定期报告机制、定期通报机制、检查考核机制和追责问责机制,压实学校各级党组织及其班子成员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阵地管理,加强对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的管理,突出抓好各类网络平台管理。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扎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严密防范宗教渗透。发挥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作用,深化智慧思政课、网络舆情、新媒体、智慧资助、易班等系统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成效。推行班级设立“思政委员”,常态化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获批我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配备要求。进一步加强教材管理,持续抓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工作。对照“六个好”标准,不断提升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牵头领导:张勇、吴开华、李庆宏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9.持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工作方案。坚持学生中心工作理念,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落实学校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爱校荣校教育。探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完善学风建设监控体系,建设校院两级学习发展中心,优化常态化学风督察机制,不断提升学风建设成效。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专题培训、工作研讨、业务素质拓展沙龙,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完善工作考核,制(修)订辅导员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突出抓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推进精准资助、智慧资助,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落实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牵头领导:吴开华、李庆宏

责任单位: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

10.持续提高招生就业质量

对照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生师比要求,降低招生规模。优化招生结构,持续提升招生咨询服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压实工作包保责任制,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办好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强考核评价,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以上。认真完成“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年度培训任务。完成滁州市市直园区企业用工调度任务。加强考研学生指导服务工作。持续加强“两站两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更多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牵头领导:吴开华、李庆宏

责任单位:招生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党委武装部,各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

三、坚定不移强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总负责:陈润、郑朝贵)

11.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细化贯彻落实举措,加强督查检查,推动学校党委关于强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到位。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做好宣传解读,认真做好目标分解和考核工作。强化年度工作要点、综合考核和规划有效衔接。建立台账,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定期跟踪调度。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确保规划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扎实推动专项规划年度任务落实。发布实施二级学院“十四五”规划。

牵头领导: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校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后勤管理与基建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党委宣传部,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2.全力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

落实《滁州学院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扎实开展实施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三年行动计划决战年工作。制定和落实决战年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建设目标,下达任务书,实行挂图作战,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确保学校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真实可靠且体现优势,其中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8000人、生师比达到16.8:1、博士比达到30%、生均经费达到3.1万元、师均科研经费达到6.1万元。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达到学位申请条件。落实与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合作与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持续做好研究生校内培养和硕士生导师、行业导师队伍建设。硕士生导师队伍达到92人,新增联合培养研究生到校数量30人。与企业建立职责明确、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基地6个。

牵头领导:陈桂林

责任单位: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新增硕士学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3.推进一流应用型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

对照《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巩固提升建设成果,注重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全力打造我省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示范校。深化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展实施效果中期评估。分类实施高峰学科建设工程,加大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力度,提升建设水平与成效。遴选高峰培育学科1个和高峰扶持学科2个。推进学科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学科平台培育和建设,组建滁州学院高等研究院,成功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3个,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组建校级科技创新团队3-4个,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团队1个。以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年度科技到账经费达到6500万元,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60%。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以上、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55项以上。

牵头领导: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4.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落实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办法,重点引进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团队。创新引才机制,拓展引才渠道,强化服务保障,加大考核奖惩,充分发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领导小组作用,压实二级学院主体责任,确保年度人才引进计划落实到位,其中全职引进博士55人、引进年薪制博士20人。加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落实年度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强化教师职业发展指导与评价。持续实施“双百”“双证”“青蓝”计划,优化实施“博士化”工程。

牵头领导:李庆宏

责任单位: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5.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推进学校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行动方案落实,服务新发展格局展现更大作为。全面推进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学科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深入应用。智慧养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成果深度转化与推广。加强食品与生物技术、材料化工、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面向行业产业形成2个以上稳定合作基地。深入开展“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落实合作项目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加强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决策能力,被地方政府采纳或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3份(篇)以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深化校企“科技副总”合作模式落实。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天长分中心、来安分中心建设,建设全椒分中心。与来安县共建乡村科技小院。新增成果转化应用20项,转化收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持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更好成效。稳步发展学历教育,拓展社会培训,提高质量、扩大影响。高水平承办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高校部赛事。

牵头领导: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乡村振兴办公室、后勤管理与基建处、校工会、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四、坚定不移强化质量提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总负责:陈润、郑朝贵)

16.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扎实开展国家级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工作。持续推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认证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新增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受理申请专业1个以上,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业2个。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获批省级及以上“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以上。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停招专业2个以上。总结凝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色,扎实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确保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扎实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

牵头领导:李庆宏

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评估中心,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7.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落实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各类金课认定标准,做好各类金课遴选和认定工作。做好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工作,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5门以上,新增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以上。以建设线上教学示范高校为契机,健全网络学习空间,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打造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推动传统教室改造,优化学生课程学习环境。

牵头领导:李庆宏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8.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和能力提升

巩固和深化师德专题教育和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加强教师教育管理,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师德舆情快速反应、重大问题报告、状况调研等制度。持续开展师德年度考核,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跨学院举办教学沙龙、教学论坛和教学工作坊活动。举办新进教师微格训练营活动。开展OBE理念专题培训。以“双基”建设示范高校为抓手,充分发挥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基本教学活动“双基”达标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完成年度“双基”检查验收工作。制(修)订各类教学奖项评选标准。

牵头领导:李庆宏

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9.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出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激励措施,升级现有合作育人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出台科教协同育人实施方案。深化实践育人模式改革,提升实践育人成果。推进专思创三融合,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双创文化建设,创建省级双创学院。加强学科竞赛实践平台建设,获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500项以上,其中省级一等奖20项以上或国家级一等奖10项以上。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1项以上

牵头领导:吴开华、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各二级学院、科技处、学生处、校团委。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持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总负责:陈润、郑朝贵)

20.深化评价改革

落实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和落实年度评价改革任务清单。实施“琅琊学者”计划,实行优秀人才特聘制度。实施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改革。实施岗位分级聘任。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深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坚持“五育并举”评价导向,扎实推进体育和美育教育改革落地,落实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持续提升质量和效果。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改革。推动学校获批的安徽省首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确保取得成效。

牵头领导:吴开华、李庆宏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21.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落实《安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深入推进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加紧充分调研论证,加快出台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并于年内落实到位。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完善专业预警制度,健全专业退出机制,加强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推进优势学科专业内涵提质,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十大新兴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牵头领导: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技处,相关二级学院、部门。

22.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严格执行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能力和效率。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提高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学校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落实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及年度工作任务。持续开展师生法治教育。完成学校章程修订工作,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建设工作,形成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新阶段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制度体系,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召开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认真落实提案办理工作。落实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

牵头领导:张勇、吴开华、陈桂林

责任单位:校办公室、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校工会、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23.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深化落实信息化办学定位,推进《滁州学院“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各类信息系统作用,进一步优化整合数据,发挥更大效用,助力提升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管理队伍技术能力与水平。持续开展信息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牵头领导:陈桂林

责任单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24.扩大开放合作

深化落实开放式办学定位。加快推进落实《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滁州学院创建滁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共赢发展。建立健全交流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滁州市支持滁州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深化落实市校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巩固和提升合作成果。深入推进产学研政合作,取得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以产学合作项目为纽带,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育、人员双聘等,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继续拓展国外优质教育合作资源与渠道,拓宽“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深化落实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创建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斯特雅大学签订校际合作框架协议举办第四届食品低温加工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台湾高校合作举办第九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选派师生赴国(境)外高校开展交流学习,吸收国外学生来校留学。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人员管理。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以构建校友工作网络体系、打造校友交流平台为重点,积极宣传校友、服务校友、赋能校友、依靠校友,努力打造“学校+校友”发展共同体,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牵头领导:吴开华、陈桂林、李庆宏

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校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各二级学院。

六、坚定不移强化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总负责:郑朝贵)

25.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开源节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对照“申硕”目标,确保生均经费3.1万元达标。坚持依法收费,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非税收入征缴率达到100%。从严规范预算管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水平。强化预算执行,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加快支出进度,强化二级单位主体责任,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强化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校内经济行为。加快优化财务报销模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牵头领导:吴开华

责任单位:财务处,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26.加快校园基本建设

用好地方非标专项债券,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会峰校区实验实训1号楼建设,确保4月交付使用。加快推进琅琊校区学生公寓A/B楼、会峰校区人才公寓4/5号楼建设。完成产教融合综合实验实训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确保9月开工建设。完成会峰校区新图书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学生公寓15/16号楼等项目前期工作。

牵头领导:吴开华、陈桂林

责任单位:后勤管理与基建处,财务处、资产与设备处、审计处、发展规划处、安全保卫处,相关二级学院。

27.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审计工作

扎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高效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到位。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提高使用效益。推动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进一步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扎实开展审计发现共性问题自查自纠工作。完成2020-2021年度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审计及整改工作。做好在建基建项目和零星维修工程日常跟踪审计、竣工基建项目和零星维修工程结算审计和科研项目结项财务决算等专项审计工作。持续加强对学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审计监督。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审计监督效能。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牵头领导:李庆宏

责任单位:资产与设备处、审计处,各二级学院,后勤管理与基建处、财务处等部门。

28.优化后勤管理服务

加强对食堂、公寓等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和公寓安全。完成部分教学场所、学科平台、生活设施改造维修。完成琅琊校区离退休楼修缮工作。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完成蔚然苑等地下车库普通照明以及校园部分老旧路灯等节能改造。升级改造智能控电系统。加强物业监管,优化物业服务。持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投诉率明显下降,处理效率大幅提高,师生满意度高。

牵头领导:陈桂林

责任单位: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责任编辑:卞德康